2019年,充滿科幻色彩的太空互聯網漸漸走進現實。 今年5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首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升空。今年“雙十一”,你在忙著購物時,該公司又把60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天。 太空互聯網,宣稱將為那些居住在缺乏或沒有網絡連接地區的人群提供快速、可靠的網絡。不同于軌道高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衛星,太空互聯網一般借助部署在近地軌道的衛星實現連接,軌道高度只有幾百公里。 近地軌道衛星的優點在于,通信信號時延少,衛星功率無需太高,部署成本也低。但軌道高度越低,讓通信信號覆蓋整個地球所需要的衛星數量就越多。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先發射12000顆星鏈衛星,更驚人的是,它又向國際電信聯盟提出,為額外30000顆星鏈衛星申請頻譜。如果都能成功實施的話,加起來該公司總共要發射42000顆衛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只是眾多參與太空互聯網布局的科技公司之一。英國一網(OneWeb)衛星公司在今年2月發射了首批衛星,亞馬遜公司也已公布了衛星互聯網計劃,Telesat公司也透露相關計劃。 科技巨頭的加入,讓太空互聯網布局加速,但部署在近地軌道的成千上萬顆衛星,也為地球帶來一些困擾,比如會影響天文觀測、太空交通等等。平衡這些矛盾,可能需要國際層面的溝通和協調。 文章來源: 科技日報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承諾三天內必定刪除